機器也能擁有味覺?神奇的味覺感應器
時間:2021-12-15
作者:化工儀器網
閱讀:2867
儀器的出現讓許多模糊的概念有了相對具體的數值參照,例如溫度計幫助我們掌握溫度變化,風速儀幫助我們清楚風力大小。但與此同時,有些感觀上的變化,是科學儀器很難量化的,例如味道。
盡管,幾乎所有的味道都可以用酸甜苦咸來進行描述,盡管苦味、酸味、甜味、咸味甚至是作為痛覺的辣味都可以用現有的儀器進行量化的描述,但是味道本身復雜且充滿主觀意識,因此想要通過儀器來甄別味道,并從味覺的角度來對食品進行進一步的評價卻非常困難。但你知道嗎,用來測量食品細致味道的“味覺感應器”其實很早就出現了,并且這種儀器現在已經在部分食品制造企業被使用,幫助他們進一步優化食品的味道。
事實上,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味覺傳感器的研究從1983年就開始了,當時以為來自九州大學的教授都甲潔從人體舌頭感知味覺的過程作為切入,通過研究味道對舌頭產生的刺激以及味細胞表面的生物膜在接收到這種刺激時產生的電壓變化開始了味覺傳感器研究。
而味覺感應器的目前也幫助了不少企業實現了在味道與營養上的平衡,獲得了更多的經濟收益和口碑。但是味覺感應器的神奇不僅如此。事實上,當我們能夠通過儀器來細化食品味覺感受的時候,理論上也可以用它來調整其他的產品,比如藥物。
不僅如此,目前許多大熱的領域也可以借助這類產品實現進一步的發展,例如人造肉。相信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植制肉和人造肉都是一個相對敏感的話題。一方面這些肉類在價格上無法真正意義上做到親民,甚至大部分比普通肉賣得更貴;另一方面,盡管它們都標榜自己更健康的同時能夠還原肉的本味,但是實際味道大部分人都不滿意。而如果借助味覺感應器,那么在味道上的調整似乎能收獲不錯的解決,甚至可以根據用戶的料理需求和口味習慣,進一步優化人造肉的味道,實現定制化或者更加突出的味覺體現。
當然想要真的實現在醫藥或是人造食品上的應用,味覺感應器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因為通過電壓識別味覺,本身仍然存在精確度以及更加復雜的技術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未來生物學技術、傳感器技術能夠實現進一步發展,這類產品能夠實現突破,那么食品乃至藥品的精細化發展也會收獲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