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在人生的路途中,我們會遇見無數(shù)人,他們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也許我們能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很多。但在有的時候,以自我為標準,去不斷提升自己,更為一種明智之舉。
16歲那年,愛因斯坦整日同一群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幾門功課不及格。一天,愛因斯坦拿著魚竿準備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釣魚,他的父親攔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你整日貪玩,功課不及格,我和你母親很為你的前途擔擾。”“有什么可擔憂的,杰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愛因斯坦辯解道。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在我們故鄉(xiāng)流傳著這樣一個寓言,希望你能認真地聽一聽。”父親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貓抱著另一只貓掉進了煙囪里。當兩只貓從煙囪里爬出來時,一只貓臉上沾滿了煙灰,而另一只貓臉上卻干干凈凈。干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丑,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干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干凈的,結果嚇得其它的貓都四處躲避。”父親繼續(xù)說:“孩子,你千萬要記住,有時候誰都不能成為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愛因斯坦聽后,羞愧地放下魚竿。從此以后,他時常用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自己,終于讓自己的人生之路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林語堂有言:“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能盲目拿別人的鏡子去照自己,尤其到了人生的轉折處,千萬要守住自我,學著做自己的主人。以自我為標準,不斷進步,才是人生的大智慧。